通风机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通风机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陈新宇从天地人和止于至善谈医院精神-【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10 01:43:53 阅读: 来源:通风机厂家

我在2016年提出“天地人和,止于至善”作为医院精神。在医院文化的建设方面,医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再提出这种医院文化的精神是不是有点多余,许多人有这种想法,甚至质疑。有不同想法是正常的,提出“天地人和,至止于至善”这种医院文化精神,对于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中医医院,既是内在的要求,又是外在的表现。它充分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文化的丰富内涵。

图中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陈新宇在基层义诊。

天,地,是什么?天属阳,在上;地属阴,在下。《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体的运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都是照着它既定的目标和轨迹不断前行,它自有它内在强大的动力、强大的定力,任何外力不可能干扰它,影响它。作为君子的人,应该效法天的这种精神,自有内在的定力和动力,克服一切可能的困难,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回头。地球是非常广博的,它能容纳世间的一切,不管是什么花花草草还是什么飞禽走兽,不管是江河大海还是平原高山,不管是干净的还是肮脏的,它不加选择一概接纳保管。作为君子的人,应该效法它的这种精神,需要有广博的胸怀,海纳百川,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哪还有什么可怕的事,畏难的事,完不成的事呢!站在这个角度来理解中医学这个重要的概念,来理解阴和阳,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中医药学历经千百年的磨炼,尤其是经过近现代中西文化的冲撞和洗礼,仍然能发挥其作用,也如同中华民族在历经百多年磨难而能重新复兴,凤凰涅。站在这个高度理解阴阳,理解乾坤,理解中医的核心理论,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就不困难了。同样,这种精神作为我们医院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有很高的层次。

《易经》认为天地人,乃为三才之道。《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人生天地之间,人的生活离不开天给我们氧气,也离不开地给我们谷气,故繁体字的“”是有气也有米的,这都是人赖以生存,一刻也离不开的,人必须与天地共生存。从宇宙的发展史来说,天地比人类的历史更加长久,我们必须更好地爱护好天和地,使人类、动物、植物等更好地和协共存才是我们的生存之道。所以中医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内经》语),一个“生”,一个“成”,“生”是重要的,但“成”于这个时间的流淌中,于这个四时寒暑环境的变化中,这个“成”甚至更加重要,却容易为人们所忽视,尤其是更容易被今人忽视。发展不能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我们现在的环境问题是这几十年高速发展的副产品,这个副产品都是我们人类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早在十多年前习总书记就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产党人的鼻祖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近二百年前伟人讲的犹如今天所说,可见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发展也只能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才是我们需要的发展,所以这个“和”很重要,下面还要进一步谈“和”的问题。

图中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陈新宇带领医生查房。

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庸》在阐述“中”与“和”时有一段经典的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与“和”是最高的境界,达到这种状态,天地各归其位,万物生长,各得其育,自然和谐共处。一个“中”,一个“和” ,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两者实相似而有不同的侧重,东汉?许慎《说文》说:“中,和也。”不偏之谓中,办事办到恰到好处。和,乐之本也,不但是“中”,而且要中节,合乎节拍节奏。中是大本,本立而道生,和是达道,乐道而中节。和不是和稀泥,按孔子所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的贵和思想是需要礼予以节制的,和而要中节,没有规则肯定是行不通的,否则是滥和了。中国的“和”文化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基因,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同化力;中医的“和”法亦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和,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尚书?尧典》说“协和万邦”,作为省内最大的中医医院,牵头成立湖南省“湘中医”医疗联盟,作为盟主单位,就要有协和万邦的能力和包容精神,带动整个湖南中医的发展,这既符合国家对医联体的发展要求,也是医院本身的义务和责任。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以三才之道言之,可以总括为天地人和,每个字都有丰富的内涵,整体来说又有特别的意义。习总书记说,中医是处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节,作为中医医院,更要把握好这个天地人和的大好局面,并以此作为医院的文化、精神的引领。

止于至善,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止于至善,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怎样才能最好?最好更多的是一个理想的状态,永不可企及,意味着我们必须持续改进,不断求新,永不停歇。且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至善” “最好”的要求,不同的事物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追求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鲁迅在《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说过类似的话,“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知道这个“止”,才能接着做下去,“定”、“静”、“安”、“虑”、“得”。 陈集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有固化的、静止的、恒定的意思,后世之所谓“止学”,知道“止”,心则能定静安。

“善”本身的本义也很重要,它是会意字,从羊从言,意为像羊一样温顺地说话,即使对抗打斗,因羊角内弯,也不欲伤害对方,喻示吉祥美好。人之初,性本善,性善性恶,按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人为也,做出来的,虽如此,但人类总体还是性善的。作为医院,都是行善的、有大爱的地方,人的生命都是至珍至贵的,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作为医务工作者,要时刻尊重生命,尊重每一个病人,要用发自内心的善心来尊重,这个“善”,对于医院,对于医务工作者,都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天地人和,止于至善”作为医院精神,像润物细无声一样,潜移默化,化作内心的感召,化作外在的行动。在2016年底,医院科研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将这个意思写入了春联。当时是这样写的,上联是:“天和,地和,人和,达致中和”;下联是:“心善,行善,慈善,止于至善”。 2017年,原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朱有志教授因小恙住入我院,对此联称赞之余,略作修改,委托大学秦裕辉书记转达了修改意见,我亦觉得非常妥当,一直沿用至今,即:“天和,地和,人和,达致中和”;“心善,言善,行善,止于至善”。所谓文化,文而化之,要时间的积淀,更要有恒定之心付诸行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陈新宇:从“天地人和,止于至善” 谈医院精神

我在2016年提出“天地人和,止于至善”作为医院精神。在医院文化的建设方面,医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再提出这种医院文化的精神是不是有点多余,许多人有这种想法,甚至质疑。有不同想法是正常的,提出“天地人和,至止于至善”这种医院文化精神,对于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中医医院,既是内在的要求,又是外在的表现。它充分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文化的丰富内涵。

天,地,是什么?天属阳,在上;地属阴,在下。《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体的运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都是照着它既定的目标和轨迹不断前行,它自有它内在强大的动力、强大的定力,任何外力不可能干扰它,影响它。作为君子的人,应该效法天的这种精神,自有内在的定力和动力,克服一切可能的困难,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回头。地球是非常广博的,它能容纳世间的一切,不管是什么花花草草还是什么飞禽走兽,不管是江河大海还是平原高山,不管是干净的还是肮脏的,它不加选择一概接纳保管。作为君子的人,应该效法它的这种精神,需要有广博的胸怀,海纳百川,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哪还有什么可怕的事,畏难的事,完不成的事呢!站在这个角度来理解中医学这个重要的概念,来理解阴和阳,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中医药学历经千百年的磨炼,尤其是经过近现代中西文化的冲撞和洗礼,仍然能发挥其作用,也如同中华民族在历经百多年磨难而能重新复兴,凤凰涅。站在这个高度理解阴阳,理解乾坤,理解中医的核心理论,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就不困难了。同样,这种精神作为我们医院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有很高的层次。

《易经》认为天地人,乃为三才之道。《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人生天地之间,人的生活离不开天给我们氧气,也离不开地给我们谷气,故繁体字的“”是有气也有米的,这都是人赖以生存,一刻也离不开的,人必须与天地共生存。从宇宙的发展史来说,天地比人类的历史更加长久,我们必须更好地爱护好天和地,使人类、动物、植物等更好地和协共存才是我们的生存之道。所以中医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内经》语),一个“生”,一个“成”,“生”是重要的,但“成”于这个时间的流淌中,于这个四时寒暑环境的变化中,这个“成”甚至更加重要,却容易为人们所忽视,尤其是更容易被今人忽视。发展不能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我们现在的环境问题是这几十年高速发展的副产品,这个副产品都是我们人类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早在十多年前习总书记就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产党人的鼻祖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近二百年前伟人讲的犹如今天所说,可见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发展也只能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才是我们需要的发展,所以这个“和”很重要,下面还要进一步谈“和”的问题。

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庸》在阐述“中”与“和”时有一段经典的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与“和”是最高的境界,达到这种状态,天地各归其位,万物生长,各得其育,自然和谐共处。一个“中”,一个“和” ,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两者实相似而有不同的侧重,东汉?许慎《说文》说:“中,和也。”不偏之谓中,办事办到恰到好处。和,乐之本也,不但是“中”,而且要中节,合乎节拍节奏。中是大本,本立而道生,和是达道,乐道而中节。和不是和稀泥,按孔子所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的贵和思想是需要礼予以节制的,和而要中节,没有规则肯定是行不通的,否则是滥和了。中国的“和”文化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基因,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同化力;中医的“和”法亦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和,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尚书?尧典》说“协和万邦”,作为省内最大的中医医院,牵头成立湖南省“湘中医”医疗联盟,作为盟主单位,就要有协和万邦的能力和包容精神,带动整个湖南中医的发展,这既符合国家对医联体的发展要求,也是医院本身的义务和责任。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以三才之道言之,可以总括为天地人和,每个字都有丰富的内涵,整体来说又有特别的意义。习总书记说,中医是处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节,作为中医医院,更要把握好这个天地人和的大好局面,并以此作为医院的文化、精神的引领。

止于至善,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止于至善,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怎样才能最好?最好更多的是一个理想的状态,永不可企及,意味着我们必须持续改进,不断求新,永不停歇。且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至善” “最好”的要求,不同的事物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追求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鲁迅在《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说过类似的话,“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知道这个“止”,才能接着做下去,“定”、“静”、“安”、“虑”、“得”。 陈集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有固化的、静止的、恒定的意思,后世之所谓“止学”,知道“止”,心则能定静安。

“善”本身的本义也很重要,它是会意字,从羊从言,意为像羊一样温顺地说话,即使对抗打斗,因羊角内弯,也不欲伤害对方,喻示吉祥美好。人之初,性本善,性善性恶,按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人为也,做出来的,虽如此,但人类总体还是性善的。作为医院,都是行善的、有大爱的地方,人的生命都是至珍至贵的,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作为医务工作者,要时刻尊重生命,尊重每一个病人,要用发自内心的善心来尊重,这个“善”,对于医院,对于医务工作者,都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天地人和,止于至善”作为医院精神,像润物细无声一样,潜移默化,化作内心的感召,化作外在的行动。在2016年底,医院科研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将这个意思写入了春联。当时是这样写的,上联是:“天和,地和,人和,达致中和”;下联是:“心善,行善,慈善,止于至善”。 2017年,原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朱有志教授因小恙住入我院,对此联称赞之余,略作修改,委托大学秦裕辉书记转达了修改意见,我亦觉得非常妥当,一直沿用至今,即:“天和,地和,人和,达致中和”;“心善,言善,行善,止于至善”。所谓文化,文而化之,要时间的积淀,更要有恒定之心付诸行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作者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陈新宇)

关节臂测量机

瓷眼

卷纸架

玉席

外贸皮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