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机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通风机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川威斥百亿转型钒钛遇行业寒冬司法重整还是中民投接盘dd

发布时间:2021-01-22 15:57:49 阅读: 来源:通风机厂家

川威斥百亿转型钒钛遇行业寒冬 司法重整还是中民投接盘

“百年历史”、“千亿目标”、“中国500强”……背负着一系列光环的四川省最大钢铁民企川威集团,在从“钢铁川威”向“钒钛川威”转型途中,因为7月3日一场仅半小时的内部会,而被推上风口浪尖。随后传出的一系列消息考验着川威、银行、信托们敏感的神经:“背债272亿元”、“进入司法重整”、“受到政府托管”……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实地调查,以了解更详细的情况。

“困难确实有,主要是资金方面出了问题。”川威集团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透露,究其原因,其表示,“自前年起对成渝钒钛新区项目投资过大、过高,去年投产后,遇上行情下滑严重,产品无法卖出高价。加之银行收贷、融资成本高企,多重因素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几年前,为提高附加值,身处钢铁行业的川威集团将目光投向了钒钛领域。然而,在大手笔的收入之后,其尝试遭受重挫。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成渝钒钛新区内,两座高炉已暂停生产。目前,成渝钒钛新区的5000余名员工通过“培训与轮岗”的方式被分流,或重新安置。

如何处置巨额债务,盘活企业,川威集团方面仅表示 “正在加紧研究方案”。至于媒体报道的“司法重整”,内江市与川威集团相关部门均向记者表示,“这只是挽救川威集团的路径之一,是否能有一个最大效益的方案,尚在论证。”

眼下,全国钢铁产能过剩已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川威集团似乎与十多年前一样,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明智”减产

7月15日,1号高炉所在的车间轰隆作响,工人们进进出出,这是川威集团老厂区唯一还在运转的高炉。一位在厂里干了30多年的老员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叹,“钢铁行业不景气,川威现在很难。”

这样的困难,体现在7月3日一场川威集团内部的干部会上,公司领导层向中干、各车间主任及部分员工代表传达了重要的 “大会精神”:川威集团因前期在成渝钒钛新区修建中投入大,背负了一定债务,加之银行收贷、钢铁行业冬天不期而至,川威集团的确资金紧张,或将司法重整。

其后,“川威集团背债272亿、以内江市长杨松柏为组长的调查小组进驻、川威集团被政府托管”等消息不胫而走。

当天的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位公司领导层人士告诉记者,“把问题跟员工讲清楚,希望他们相信川威集团这一次也能挺过去。”至于上述消息,川威集团高层有无奈,不置可否。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一场简短的员工动员大会变成这样。”川威集团宣传科工作人员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会议时间很短,半小时左右”。

成渝钒钛新区的主体,就是川威集团为实现“战略转型”而投资设立的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渝钒钛)。“新区两座高炉暂停生产的原因,一是因为上游供货商提供的设备出现一些问题,正在组织检修,二是在眼下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此时减产也是明智选择。”川威集团高层强调,暂停的时间是“上个月”。

去年6月底,川威集团钒钛综合利用项目点火时,四川省内多家媒体对其进行了报道,按照当初的设想,该项目投产后,川威集团将新增销售收入25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新区停产后,这几千人的工作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员工采取培训和轮岗的方式,年龄大一点的就回家休息,一旦新区复产,还需要迅速上手操作更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所以现阶段的培训也可看作是知识储备。”川威集团一位高管透露。

上述高管表示,“就好比一艘满载负荷的船,在遇到困难需要掉头时,一部分人员需要带着救生衣先下船,等情况好转,这艘船会来接他们。”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由于生产不饱和,回家轮休的工人,只发500~1000元的基本工资。持续在一线生产的工人工资并未受到影响,近半年来工资发放及时,并未出现拖欠的情况。

千亿梦醒?

在此次被爆出背负巨额债务、或将进行司法重整之前,川威集团一直是内江市乃至四川省内的民企代表。在去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500强名单中,川威集团再次入围,排名273位,且名列民企500强的第54位。

作为四川省内最大的钢铁民企,川威集团是内江的支柱企业,预计2017年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是省内重点培养的5家“千亿企业”之一。据《四川日报》报道,十四届西博会上,川威集团所涉的投资大单共计约305亿元,其中中铁信托与川威进行各类金融产品创新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合作金额达200亿元。

为了积极推动“千亿川威”的建设,内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川威集团调研,还成立了“川威办”点对点具体协调相应工作。“川威集团对于内江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内江市外宣办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川威集团官方网站显示,该企业目前拥有总资产400亿余元、员工2万余名,有中国铁钛、新加坡盛世两家境外上市公司,还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而现任川威集团董事长兼CEO的王劲,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据川威集团方面表示,眼下他正照常在位于成都的川威大厦上班。说到王劲,川威集团上下都怀着敬意和钦佩,也并不认为企业如今的困境由王劲造成,“王总是好人,也是能人”,“有水平、不能抹杀他的成绩”。

这一次,王劲将如何在一片期待中,率领川威这艘大船调头?“王总与川威集团都在想办法,希望企业能在平静中转危为安。”一位当地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转型遇挫

究竟是哪一根稻草压垮了川威集团?外界的矛头指向了备受期待的成渝钒钛,正是由于对成渝钒钛投入过度成为导火索,才引发了一系列后续问题。而在川威集团内部看来,是多个因素共同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川威集团从多年前就开始大手笔投资建设成渝钒钛,要完成从“钢铁川威”到“钒钛川威”的转型。这一“内江史上投资最大的工程”,将其产品定位于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钒钛制品和含钒新材料。用王劲的话来说,“一吨矿石价值几百元,加工成钢几千元,加工成钒片则超过10万元”。

“都说四川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其实,这个过剩不属于绝对过剩,而是产品单一引起的结构性过剩和产品档次低端化导致的周期性过剩。产品多层次却不高,但是特种、异型或高端钢材的产能还不足,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今年初,王劲在《四川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谈到传统钢铁企业转型的必要性,“这就说明,钢铁企业的转型升级,钢铁企业的创新,不是简单地让板材变棒材这类,而是可以尝试跳出钢铁本身,从原材料入手,进行更为彻底的革命。”

“按照初衷,川威集团是想发挥自己拥有钒钛资源的优势,再借助国家鼓励政策,实现从钢铁到钒钛的转型。”川威集团上述高管透露,“四川铁矿石少,也没有优质煤,进口煤价格高出几百块,物流成本高,同质量产品川威的竞争力相对较差,正是基于此,当初做出了从钢铁向钒钛项目转型的决定。”

但一切似乎并不凑巧。2008年,川威集团的第一条钒深加工生产线顺利投产。到2009年3月,川威集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已经达到130亿元以上。2011年12月9日,川威集团所属威远钢铁有限公司更名为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成渝钒钛注册资金9.52亿元,为川威集团旗下最大子公司。这家备受期待的公司却在大量投入后,遇上了钢铁行业的寒冬,市场低迷,导致产品卖不出好价钱。

根据去年6月点火时的说法,钒钛新区已经耗资106亿元。“目前还有一些配套在建,投入还会增加。”上述高管告诉记者。

“因为在新项目上投资超过百亿,且在优势尚未发挥出来之时,就遇上行情不好,经济下行,高昂的债务加上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川威集团内部高管坦言。

据《理财周报》此前报道,从2011年至2013年,川威集团资产规模由182亿元增至362亿元,增幅98.3%,其负债规模由103亿元上升至272亿元,增幅达到164%,其中钒钛新区项目就负债上百亿元。

但川威集团高管表示,“钢铁行业重资产的属性,决定企业的负债比例较高,但只要能够运行,就没太大问题。”对于上述这组数字,川威集团内部予以否认,“不知道哪里来的”。

出路何在?

让川威集团倍感“雪上加霜”的,则是融资成本高企和银行收贷。在业内人士看来,抽资是钢铁行业无法承受之重,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何川威集团的情况在短时间内就急转直下。

据此前《理财周报》报道,在7月3日的干部会上,两家银行代表当场表示,愿为川威集团追加10亿贷款。“目前所有的金融单位都已表示支持。”上述高管证实。

此外,融资成本高企亦是川威集团资金承压的一大原因。厂区内工人描述,银行给川威集团贷款的利息高至 “市政府也为之震惊”。对此,川威集团内部高层没有直接回应,只是说“银行对待民企与国企的区别很大”。

长期关注四川钢铁行业的托宝网总经理唐志亦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诸如川威集团这样的钢铁民企与国企相比,融资成本更高、难度更大,这是客观事实。

对于媒体报道的川威集团进入“司法重整”一事,川威集团一位高管称,“这只是挽救企业的路径之一。”至于还有哪些路径,这位高管的意思是“还在论证当中”。

“川威集团陷入多个三角债,相互交错,十分复杂。”上述当地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要厘清这些债务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内江市亦相应做出了拯救川威的努力,但对于外界传言的“政府托管”,内江市宣传部副部长张德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司法重整也需要依法办理,并非政府想接管就可接管。”而“市长杨松柏参加干部会为川威集团打气”这一说法,也遭到了企业与政府的双重否认。据张德超透露,“目前的进展是川威集团向法院递交了相关材料。”

川威集团的假设是,如果一切债务等问题归零,与国内钢铁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工艺,成渝钒钛都有极大的优势。“一旦发挥出来,将为员工创造财富”.

川威集团一位车间主任也告诉记者,若抛开债务问题,最近这段时间1号高炉的高线产量已经能够有一些利润,“如果卖到3200~3300元/吨,也还有200~300元的利润,只是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厉害。”

但,这仅仅是一个假设。

近年来,持续低迷的钢铁需求与不断扩张的钢铁产能导致钢价一路下滑,整个行业陷入亏损泥沼。据中钢协统计,今年单吨钢价同比去年下跌340元,降幅为8.9%;2013年前11个月我国钢铁企业利润总计161.8亿元,其中钢铁主业利润仅58亿元,行业销售利润率只有0.48%,而累计亏损24户,亏损面达到27.91%。

“坐着等行业低潮过去总不是办法,我们也不能等。”上述川威集团高管表示。

此前外界传言称,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民投)或将接盘,对此川威集团未予以正面回应。不过记者梳理资料发现,中民投“相中”川威进行钢铁产业整合在今年4月已有动向。“目前就看中民投是否愿意插手,川威集团以资产包括债务置换一部分股权,从中民投获取资金,度过难关。”唐志分析称。

但在重整方案进一步论证出来之前,川威集团只能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成本,减少亏损,同时勉强维持生产。“怕乱,一旦彻底停产,工人面临遣散,川威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上述高管说。

方舟指令最新版

妖仙大陆满v版

问剑无限钻石版

少年悟空传